-
浙江蕭山醫院(蕭山醫院)三級
浙江蕭山醫院是以原蕭山區婦幼保健院和區第五人民醫院為基礎,易地興建的一家非營利性、公益性大型綜合性醫院。目前為國家三級乙等綜合醫院,衛生部內鏡專業技術婦科培訓基地、衛生部十年百項PCC項目(宮頸癌的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蕭山示范單位,浙醫一院和上海瑞金醫院的合作醫院,杭州師范大學醫學院和長江大學醫學院的教學與研究基地,浙江中醫藥大學管理學院實習基地,也是浙江省文明單位、浙江省綠色醫院、浙江省平安醫院、浙江省消費者滿意示范單位和省、市、區三級醫保定點醫療機構。 醫院占地168畝,建筑面積9.3萬平方米,核定床位800張(開放1100張),現有職工1320人,其中衛技人員1029人,正高職稱33人,副高職稱99人,博士和碩士學歷42人。擁有國際頂級品牌的直線加速器、BSD2000深部腫瘤相控陣熱療系統、1.5T超導磁共振(MRI)、16層螺旋CT、大平板血管造影機(DSA)、數字X射線攝影儀(DR)等大型診療設備和國內最為先進的內鏡治療室,并設有3個百級和多個千級、萬級凈化標準的手術室,可滿足不同凈化標準要求的手術需要。目前的年門診超過150萬人次,住院超過4萬人次,手術達1.4萬臺次,是區內較具規模和實力的一家現代化綜合性醫院。 按照“強專科、大綜合”的發展戰略,浙江蕭山醫院的強專科設有婦科、產科、兒科、精神科和腫瘤科。綜合學科設有急診、ICU和呼吸內科、消化內科、神經內科、內分泌科、心血管內科、腎內科、血液科、心理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骨科、兒外科、耳鼻咽喉科、眼科、口腔科、皮膚科、針灸科、中醫內科、中醫婦科、中醫兒科以及康復醫學科、母嬰康復保健中心等學科。其中婦科是浙江省縣級醫院龍頭學科,產科是蕭山區的孕產婦急救中心,腫瘤科是區內唯一有建制的腫瘤診療中心。 近年來,浙江蕭山醫院的強專科繼續保持區內領先優勢,婦科所開展的陰式、腔鏡、血管介入等微創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腫瘤科在腫瘤的手術治療和放化療、熱療等綜合治療技術已達到國內先進水平,產科、兒科的門診量和住院人次均居杭州地區同級醫院前列。綜合學科已躋身區域先進行列,如消化內科開展的內鏡下膽總管碎石取石術,心內科開展的急診冠脈支架術、經橈動脈途徑冠狀動脈介入術和永久性起搏器主動電極植入術,普外科開展的腹腔鏡下脾切除術、低位直腸癌保肛術和PPH痔瘡根除術,泌尿外科開展的經皮腎鏡手術、腎上腺腫瘤切除術和回腸原位膀胱術,腦病中心開展的顱內腫瘤與椎管內腫瘤顯微手術、高血壓腦出血微創手術、聽神經瘤切除術、顱內動脈瘤夾閉術和急性腦梗塞超早期動脈溶栓術,骨科開展的脊柱外科手術和關節置換術、關節鏡手術,耳鼻咽喉科開展的內鏡下腦脊液鼻漏修補術,已形成了以強專科為龍頭、內外婦兒共同發展的格局。 浙江蕭山醫院是一家集醫療、保健、教學、科研于一體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醫院,不僅履行全區的基本醫療職能,同時還履行著婦女保健、兒童保健、精神衛生、腫瘤防治、突發性公共衛生事件和健康體檢等多項公共衛生職能,是全區承擔公共衛生職能最多的一家公益性醫院。一流的環境設施、合理的科室布局、便捷的服務流程和優質的禮儀服務以及“品質、品牌、品味”的文化追求,將為您提供最佳醫療服務。
預約掛號
-
河源市源城區人民醫院(源城區人民醫院)二級
源城區人民醫院是源城區唯一的集醫療、教學、康復和保健功能于一體的綜合性醫院和直屬醫療機構, 位于河源市大橋路南 26號,地處市中心,為二級醫院、愛嬰醫院、文明單位、巾幗文明示范崗、醫保定點單位, 承擔著全區 30多萬人口的醫療、保健、科研、教學任務。 源城區人民醫院由院本部、高新區門診部、高塘門診部等組成,醫院開放床位 100多張。年門診量6萬多人次,年住院病人4000多人次。現有 干部職工 200余人,其中高級職稱7人,中級職稱32人。 源城區人民醫院學科齊全設有:急診科、門診部、外科、內科、兒科、老干科、婦產科、中醫科、理療科、五官科、眼科、皮膚科、痔瘡科、口腔科、醫技科、防保所、體外震波碎石室、高壓氧艙治療室、婚前檢查門診等科室, 急診 24小時應診,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率達90%以上。 源城區人民醫院現有美國 GE公司的CT機、500Am X光機、日立彩超診斷儀、東芝B超診斷儀、 富士電子胃鏡 、 腦電地形圖、經顱多普勒、 全自動生化儀、三分類血細胞分析儀、電解質分析儀、尿液分析儀、血凝儀等 一大批先進醫療設備。
預約掛號
-
珠海市人民醫院醫療集團(珠海市人民醫院)(珠海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灣區時代核心城市 2018年10月,珠江口處、伶仃洋上,點綴著“中國結”、“白海豚”、“風帆”等橋塔造型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成為粵港澳大灣區,乃至中國的一張新名片,一座新地標。珠海也成為內地唯一與香港、澳門陸路相連的城市。 11月7日,北京發布了《中國可持續發展評價指標體系研究報告》,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指數報告珠海綜合排名全國第一。隨著大橋時代和全新的灣區時代的來臨,珠海已然成為珠江西岸聯系港澳的“橋頭堡”。并將在新一輪的改革開放形勢下,創新發展,協調發展,與灣區城市共建更具活力的經濟區、宜居宜業宜游的優質生活圈,以及內地與港澳深度合作的示范區,打造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 百年香山名醫薈萃 珠海市人民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珠海醫院)創建于上世紀50年代,1995年評定為三甲醫院,2017年通過三甲復審,2018年通過“五星醫院”認證。亦是同濟大學教學醫院、國家腦卒中篩查與防治示范基地醫院、國家高級卒中中心、國家胸痛中心、廣東省放射介入醫學質控中心掛靠單位、廣東省轉化醫學創新平臺單位(腫瘤微創診療)、澳門大學-珠海市人民醫院精準醫學研究中心、中央干部保健基地醫院。 現已建成以醫院本部為主體、東部橫琴分院、西部高欄港醫院、城區海關分院、萬山海島分院“五位一體”的醫療健康聯合體。醫院擁有廣東省轉化醫學平臺一個(腫瘤微創),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七個(重癥醫學科、臨床護理、耳鼻咽喉科、泌尿外科、檢驗科、眼科、兒科),“十一五”省級特色專科一個,市臨床重點學科六個。介入治療科獲選2017年度“廣東省最強科室”,醫院檢驗科通過ISO15189認證。2017年,醫院貫徹落實《珠海市引進高層次衛生人才管理暫行辦法》,先后與介入放射學的開拓者之一滕皋軍教授團隊等多個團隊進行合作簽約,涉及介入、腫瘤、微創、免疫、基因組學、分子影像等多方面。同時,落地了“孟安明院士工作站”,以及中科院分子影像重點實驗室,助力醫院學科建設,對接國際前沿醫療技術,提升整體醫療技術水平。 珠海市人民醫院始終秉承“人民醫院為人民”的宗旨,創建五星珠醫、和諧珠醫、人文珠醫、智慧珠醫,努力將醫院建設成為醫療高地和粵港澳國際大灣區國際醫療中心。 介入診療中心 珠海市介入診療中心是全國綜合介入主委單位,衛健委腫瘤微創消融培訓基地,涵蓋腫瘤介入、心臟介入、外周血管介入、腦血管神經介入四大介入醫學臨床診療模塊,實現了介入醫學相關學科資源的高效整合。開展的包括主動脈病變腔內治療術、下肢動脈復雜性閉塞開通術、心臟冠狀動脈慢性病變開通術、先天性心臟病介入治療、腦血管急性梗塞介入治療、腦血管動脈瘤支架輔助栓塞術、實體腫瘤3D打印模板導向穿刺植入放射性粒子、經頸靜脈肝內門體分流術等疑難病例救治水平國內領先。 二期項目于今年投入使用,為現階段國際設計理念最為先進的介入手術室平臺,總價值超5億元,配備DSA手術室7間,其中ArtisZeegoDSA-CT(滑軌CT+DSA)雜交手術室為一站式術前診斷、術中治療、術后評估的百級層流潔凈手術室,為目前國際設計理念最先進的雜交手術室。此外,還配有國內最頂級的數字減影血管造影機GEInnovaIGS740及630雙C臂、飛利浦AlluraXperFD20等多臺先進設備。其醫療技術服務水平及科研轉化水平已經達到省內領先,國內一流水平。 精準醫學診療中心 依托珠海市人民醫院搭建的珠海市精準醫學診療中心(澳門大學—珠海市人民醫院聯合研究中心)是廣東省及珠海市醫療高地重點建設項目,全國第一家由政府主導搭建的精準醫療中心。該中心聯合澳門大學共建的集“基礎科研、臨床檢測、轉化醫學、精準診療”為一體的綜合性科研及臨床轉化平臺,還與美國杰克遜實驗室、美國杜克大學及中國科學院等國內外著名科研院所建立了密切的合作。配備小動物光學多模融合分子影像設備等硬件設施,在腫瘤個體化免疫治療、分子影像、干細胞及醫學人工智能等領域開展深入的基礎及臨床轉化研究。 臨床技能培訓中心 珠海市人民醫院臨床技能培訓中心設備總資產逾億元,占地面積達1399平方米。該中心擁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超級智能綜合模擬人成人等高仿真教學模擬人和手術模擬器,包括超級智能綜合模擬人成人霍爾(HAL)等,并引進了全息投影和3D立體成像影像診斷與解剖教學系統。囊括了內、外、婦、兒、急救、五官科、全科及護理七大模塊,設有模擬ICU、模擬手術室和模擬產房、基礎技能訓練室、院前急救廣場等,并可以根據需要設置成多站考試區。 該中心不僅是現代化臨床技能培訓中心,也是可以滿足全科醫師、住院醫師,以及部分專科醫師培訓的,與國際先進醫學教育模式接軌的高層次、高質量醫學人才培養平臺。 在完成計劃內教學工作基礎上,該中心還陸續開展對外服務及業務合作,逐漸發展成為集教學、培訓、科研、考核與社會服務為一體的國家級住院醫師臨床技能培訓
預約掛號
-
陽江市人民醫院(陽江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陽江市人民醫院為陽江地區規模最大、設備最先進、技術力量最強的集醫療、教學、科研、保健和康復于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國家級“愛嬰醫院”、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實習基地、陽江市人民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廣東醫科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擔負著陽江市280多萬人口的診療、急救、預防等工作。 醫院歷史悠久,底蘊深厚。 陽江市人民醫院到如今已經歷了110多年的風風雨雨。她的前身,可以追溯到光緒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美國傳教士開辦的“陽江化民博濟醫院”,1932年改名為“福民醫院”。新中國成立后,于1953年更名為“陽江縣人民醫院”,1988年隨陽江縣撤縣建升格為“陽江市人民醫院”。 醫院功能齊全,設施先進。 醫院現開放床位1371張,設45個臨床學科10個醫技科室。占地面積近10萬平方米,在建一幢16層雙體住院大樓,建成后床位達2000張。醫院功能齊全、設施先進,擁有1.5T磁共振成像系統、64排CT、大型雙C臂數字減影系統、伽瑪刀等各種先進大型設備。目前與協和醫院、解放軍總醫院(301)、埠外心血管醫院等建立遠程會診,形成有力的醫療質量保障體系。 醫院人才集聚,技術雄厚。 醫院堅持“院有重點、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發展思路,致力于培養高素質的醫學人才。每年選派業務骨干到全國一流醫院或境外知名醫院學習;積極創設條件,引進高層次專業技術人才;聘請國內外知名教授來院講學;鼓勵和幫助醫務人員選課題,開展新業務、新技術;對全院職工實施高起點的繼續教育等等,為人才成長創造良好的環境,為醫院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保證。醫院現有工作人員2209人。現有正高職稱人數66名,副高職稱人數171名;擁有省重點專科5個、特色專科1個、省重點扶持建設專科2個、市重點專科10個、市特色專科2個;于2014年獲批全國第一批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全國基地編碼:350),教學設施種類齊全,一個大型中心實驗室正在建設中,為教學培訓對象提供有力保障。2016年門診量101.3萬人次,住院病人6.28萬人次,年手術量2.16臺次。 醫院發展快速,成果豐碩。 經過長期不懈的努力,醫院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1995年通過國家級“愛嬰醫院”評審, 1998年被省衛生廳授予“百家文明醫院”稱號,2012年成功成為廣東醫學院非直屬附屬醫院,連續多年被陽江市委市政府評為文明單位、先進單位,先進基層黨組織等榮譽稱號。有4個科室獲得市級青年文明號稱號,內三科獲得省級青年文明號、中央ICU獲得國家級五星青年文明號稱號。 在新世紀的征途上,陽江市人民醫院將以“救死扶傷、忠于職守、愛崗敬業、滿腔熱情、開拓進取、精益求精、樂于奉獻、文明行醫”為目標和要求,再接再厲,為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保駕護航”。
預約掛號
-
中山市人民醫院(中山市人民醫院)
中山市人民醫院位于中山市中心城區,坐落在蓮峰山麓,是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保健為一體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是中山大學附屬中山醫院、中山大學中山醫學院臨床研究生教學基地、廣東省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和醫學教育基地和廣東醫學院的臨床學院。先后榮膺“愛嬰醫院”、“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百家文明醫院”、“廣東省信息化示范單位”、“衛生部數字化醫院試點示范單位”、“全國醫藥衛生系統先進集體”等光榮稱號。 醫院占地面積8.15萬平方米,建筑總面積17.69萬平方米。院內綠樹成蔭,環境優雅舒適。擁有員工2707人,其中高級職稱432人;博士學歷79人(不含在站博士),碩士346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政府津貼專家1人,中國醫師獎獲得者1人,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1人。2003年經國家人事部批準獨立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成為全國第一家設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的地級市醫院,引進培養博士后科研人才共86人。醫院各類學科齊全,開放床位2000張(包括康怡特診中心床位130張),45個臨床醫療科室,13個醫技科室,78個專科門診;擁有大批現代化醫療配套設施,如256層螺旋CT機1臺、MRI機2臺、直線加速器2臺、數字減影血管造影系統(DSA)、角膜地形圖儀等。附設有中山市急救中心、中山市腫瘤研究所、中山市臨床醫學研究所、中山市心血管病研究所、中山市老年醫學研究所;擁有口腔分院、蓮峰門診等分部。2015全年總診療人次達329.65萬,出院人次9.2萬,全院手術及操作人次6.27萬。 醫院堅持科技興醫的發展戰略。2001年成立了器官移植中心,心臟移植、肝臟移植、腎臟移植、造血干細胞移植(包括自體及異基因)、異種胰島細胞移植、角膜移植等技術蓬勃發展,經衛生部評審我院成為國內唯一獲準可同時開展心臟、肝臟、腎臟移植的地級市醫院。非血緣造血干細胞移植2007年亦通過衛生部準入評估,成為中華骨髓庫非血緣造血干細胞移植定點醫院。2012年通過評審成為衛生部腦卒中防治重大項目基地醫院。附設于醫院的中山市腫瘤研究所,被評為“廣東省五個一工程重點專科”,連續多次參加鼻咽癌國家攻關課題。擁有心血管內科、神經外科、血液內科、普外科、急診科、內分泌科、檢驗科、口腔科、胸外科、腫瘤科、眼科等11個廣東省臨床重點專科。檢驗醫學中心通過國家認可委ISO15189醫學實驗室評定。盆底功能障礙性疾病診治中心順利通過衛生部評審,并與法國國際盆底康復學校合作成立國內首家中法聯合盆底康復培訓中心。心血管內科等8個臨床專業獲得藥物臨床試驗機構資格認定,成為國內為數不多獲得此資格的地級市醫院。 2015年共獲得各類科研基金114項,資助金額達206萬元,包括國家自然基金1項、中國博士后基金課題1項、廣東省醫學科研基金課題5項、中山市科技攻關計劃重點項目3項、中山市科技計劃項目72項、中山市醫學科研基金課題48項。獲得中山市科學技術獎13項,其中一等獎2項、二等獎3項、三等獎6項,廣東省科學技術獎三等獎1項。共發表科研論文453篇,其中SCI收錄10篇,核心期刊發表210余篇。參編學術著作4部,獲專利8項。2015年通過了中山大學臨床醫學專業認證,教學工作得到國內外專家的認可與肯定。5月與廣東醫學院簽約成為廣東醫學院的臨床教學醫院,組建成立了護理教研室。我院目前是37所醫學院校的臨床教學實習基地,全年在院的各專業實習學生700余人,包括近三年中山大學外國留學生累計共50余人來院實習。 以信息化建設為突破口,全面建成了數字化醫院,實現了無紙化、無膠片化運作。醫院現擁有50多個信息模塊,充分實現了信息資源的共享和使用,為醫院管理、病人就診構筑了高效的信息平臺,帶來了管理模式和就診模式的巨大變革。《大規模集成醫院信息系統的建設》先后榮獲廣東省科學技術一等獎和國家信息技術應用"倍增計劃"優秀項目,醫院數字化建設在國內享有盛譽。醫院獲邀參加研究“中國醫院信息系統基本數據集標準”,被委任為第五組組長單位,還獲得衛生部首批公布的“數字化醫院試點示范醫院”稱號。早在2009年已在國內率先開通114門診預約服務,并實現了光盤刻錄保存病歷,入選衛生部電子病歷試點單位。《基于三網融合的數字醫療互動應用服務關鍵技術及其應用》的科研課題先后榮獲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廣東省科技獎二等獎。醫院與電子科技大學合作的《面向數字化醫療的醫學圖像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余元龍為第五完成人),這是迄今為止我國醫療衛生信息化唯一獲得國家級獎勵的項目。 醫院與國內外著名醫療機構建立了廣泛聯系。自1993年以來,醫院與澳大利亞醫療隊共開展了6次“開心行動”,1998年與美國夏威夷皇后醫院結為姐妹醫院,之后又先后與臺中榮民總醫院、法國尼瑪大學醫學院附屬卡瑞摩醫院、澳
預約掛號
-
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平津醫院)三級甲等
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全稱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醫學院附屬醫院)前身為武警天津總隊醫院,1984年開始籌建,1986年正式開診,2000年3月轉隸為武警醫學院附屬醫院,2001年4月醫院升格為正師級,是天津地區唯一一所正師級部隊醫院,今年10月份后展開床位1100張。擁有3.0T核磁共振、VCT-XT型64排螺旋CT、PET-CT、4排及16排螺旋CT、ECT、CR、DR、DSA、高檔彩超、全自動生化分析儀、直線加速器、頭體部伽瑪刀等大型醫療設備,設備總值約4億元。醫院黨委始終將醫療質量管理作為醫院工作的核心內容常抓不懈,不斷加快重點學科建設,積極拓寬醫療市場,實行藥品、醫療設備和一次性耗材集中采購,并開通了無線查房與腕帶標識系統,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醫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醫院人才梯隊合理,學科建設齊全。現有高級職稱專業技術人員10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人,碩士生導師42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5人,省部級以上專業委員會主任(副主任)委員9人,各種專業期刊編委26人。作為武警部隊唯一一所教學附屬醫院,設有21個專業教研室,承擔以臨床醫學專業為主的8個專業和大專、本科、研究生三個層次的臨床教學任務,已培養醫學專業人才4000余名、博士生14名、碩士生88名,為全國(及武警部隊)培養高層次專業人員及進修醫師800余名。在教學管理上,嚴格了教學管理制度,定期組織了集中試講,規范了臨床教學查房,臨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走上了正軌。同時,建立了出科考核及帶教醫師一對一負責制,并應用手術直播示教系統進行臨床教學。 醫院現承擔各級各類科學研究項目50余項,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4項,參與國家863計劃項目1項,天津市重大科技攻關課題6項,天津市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2項,天津市重大科技攻關培育項目1項,全軍醫學科研“十五”規劃項目1項,武警總部科研項目7項,中外合作項目6項。五年來,醫院共獲得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35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三等獎1項,國家衛生部科技進步三等獎3項,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武警部隊科技進步二等獎8項,天津市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三等獎1項。發表科研論文540余篇,出版專著27部,舉辦大型學術活動30次。 目前,醫院的各項醫療數質量指標均達到或超過《醫院管理評價指南》所要求的三甲醫院標準值,其中藥品收入占醫療收入的比例連續四年控制在33%以下,日均門急診量由4年前的523人次/日升至目前的1500人次/日,床位使用率由72.3%升至107.6%,床位周轉次數由19.8次/年升至35.8次/年,平均住院天數由14.3天縮短至10.2天,體系部隊對我院的滿意度達98.8%,地方患者對我院的滿意度達96.8%。醫院先后被評為天津市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先進單位、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單位、天津市百姓信賴的部隊醫院、全國百姓放心示范醫院、和諧中國•2006年度全國榮譽示范單位等稱號,2007年獲全國醫院人文管理榮譽獎。 近年來,醫院將學科建設的重心傾斜在專業技術人員相對密集、不同層次人才梯隊合理、醫療資源份額與診治患者數量比重較高、臨床教學科研實力強勁的專業科室,包括心血管內外科、神經內外科、燒傷整形外科、婦產科、器官移植等重點學科、專業,并兼顧其他學科同步協調發展,從而在較短時間內提高了醫院的核心競爭力。通過完善人才梯隊、加大設備投入、提升科研水準、加強學術交流等方式,樹立起了心血管內外科、神經內外科、燒傷整形外科等品牌科室,在天津市、武警部隊乃至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和較強的影響力。目前,武警部隊心血管病研究所、腦創傷與神經疾病研究所、燒傷整形外科中心、計劃生育優生優育天津技術中心、骨科創傷中心及腫瘤治療中心設在我院,其中心血管內科開展的心臟介入性手術和神經外科開展的腦血管介入性手術與顱腦腫瘤手術,其例數和手術難度均居于天津地區及武警部隊系統內同級醫療機構的首位。
預約掛號
-
天津市環湖醫院(天津環湖醫院)三級甲等
天津市環湖醫院,又名天津市腦系科中心醫院,是以神經內、外科為特色,集醫療、教學、科研、預防為一體的三級甲等醫院,獲批天津市腦血管與神經變性重點實驗室,設有天津市癡呆研究所、天津市神經外科研究所、天津市血管介入放射治療基地、天津市顱腦損傷搶救中心,以及天津市鼻病診療中心。2010年成為衛計委首批“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基地”、衛計委腦卒中早期篩查和規范診療培訓基地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傷康復試點機構。2012年被評為全國腦卒中篩查與防治工作優秀基地醫院;2014年榮獲腦卒中防治工作示范基地醫院稱號;2014年在第二屆中國健康服務業公信力品牌排行榜活動中,我院榮登全國三級甲等醫院公信力百強榜單,并獲得“中國醫療機構公信力示范單位”稱號。 醫院占地130余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床位編制1000張,現有職工1300余人,擁有享受國務院特貼專家10人、博士研究生導師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29人,每年公派出國留學人員10余名。年門急診病人50萬人,年出院病人2.2萬人,神經外科神經外科年手術7000余例。 神經外科于2011年獲批為國家臨床重點專科,設有腦血管外科、血管內介入、顱腦創傷、顱內腫瘤、小兒神經外科、功能神經外科及脊柱脊髓等專業學組,其中腦血管病的手術與介入系列治療,顱內腫瘤的顯微外科手術、放射治療及藥物化療等綜合治療以及重型顱腦創傷的救治和亞低溫腦保護等診斷與治療技術已經形成特色并居國內先進水平。腦血管搭橋手術尤其在后循環搭橋手術、后循環高流量搭橋治療巨大椎基底動脈瘤方面,在國內居于領先水平。出血性疾病及缺血性疾病的介入手術例數約占天津市介入總例數的60%,手術難度均位居國內領先行列。醫院于2011年成立由神經外科、放射治療科、醫學影像及病理等多學科聯合組成的膠質瘤診療中心。醫院每年開展的膠質瘤手術例數約占全市手術量的60%以上。 神經內科的學科優勢顯著,設有腦血管病、癲癇及睡眠障礙、神經遺傳變性病、神經心理和癡呆、神經免疫病、神經肌肉病、中樞系統感染性疾病、神經ICU等專業學組。腦血管病診治專科優勢突出,2004年組建中國較早的國際標準化卒中單元,至今已運行十年,累計卒中單元入庫總人數近4萬人。2014年全年我院共完成溶栓1606例,同時創造了單月162例,單日10例的溶栓記錄,國內溶栓名列第一,而且已經做到了國際單中心溶栓例數第一,我院的靜脈溶栓占缺血性腦卒中住院病人比例已經超過了10%。我院成立了癡呆診療中心,建立了癡呆患者數據庫和組織庫,截止到2014年底,我院癡呆患者數據庫達到2500余例。我院的癡呆特色診療工作引起社會廣泛影響,經中央電視臺、天津電視臺等多家媒體連續多次報道。 建院以來,共承擔各級科研課題 154 項。其中,國家級及省部級科研課題36項,獲得各級科研獎勵 45 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省部級科技進步獎 30 項。2014年獲批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1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1項,天津市科委應用基礎研究項目2項,全國臨床醫藥研究專項2項,天津市衛計委攻關項目5項,衛計委重點及面上課題6項,申報天津市填補空白6項。完成科研成果9項,其中3項達國內領先水平,1項達國內先進水平。撰寫國際國內各級別論文共計181篇,其中SCI 23篇,中華類37篇,核心類65篇。醫院擁有國家科技部核心期刊《中國現代神經疾病雜志》,目前被《荷蘭醫學文摘》、美國《化學文摘》、波蘭《哥白尼索引》等國際著名醫學檢索數據庫收錄,影響因子達到0.71。 目前我院已成為國家衛計委卒中篩查與規范診療培訓內科診療技術、介入診療技術、頸動脈內膜剝脫技術、超聲診斷技術、影像診斷技術和科干預技術六大項目培訓基地,2014年成功申報神經內科、神經外科、康復醫學、放射專業四項國家級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承擔天津醫科大學、天津中醫藥大學、天津醫學高等專科學校、天津體育學院等高等院校的教學任務,是天津市高等院校教學基地之一。 醫院擁有3.0T MRI、64排多螺旋CT、DSA及術中B超、電生理檢查設備、神經導航系統、神經外科顯微鏡、腦腫瘤熒光顯微鏡及腦血管病熒光顯微鏡、6EX直線加速器立體定向放射治療系統等先進的治療設備。醫院也是天津市唯一24小時全天候向患者開放MR檢查服務的醫療機構,MR和CT每年接受檢查患者超過80000人次,平均每月的CT檢查患者占到天津市三甲醫院的27%、MR檢查患者占到天津市三甲醫院的37%,服務人次均居全市各大醫院之首。
預約掛號
-
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東莞太平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始建于1954年,經過50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現已成為暨南大學非直屬附屬醫院,是莞南地區最大一間環境優美、設備精良、技術力量雄厚的集醫療、急救、教學、科研、保健、康復于一體的現代化區域性中心醫院。承擔多個高等醫學院校本科和研究生的臨床教學任務,與省內多家知名醫院開展著廣泛的業務協作。 醫院占地面積3.8萬平方米,建筑面積8.2萬多平方米,醫院固定資產4.29億元。全院員工1300多名,衛生技術人員1100多名,其中中高級職稱人員300多人,含正高職稱20人,副高職稱140余人。設有職能科室20個,臨床科室34個、醫技及輔助科室13個,核編床位900張,擁有核磁共振影像系統、高端螺旋CT、西門子數字減影造影X線機(DSA)、數字X光機(DR)等一大批高精尖儀器設備,為醫院的可持續發展注入強大的生命力。 作為莞南地區的區域性中心醫院,我院擔負著虎門、長安、厚街、沙田等鎮區的醫療衛生及接收各基層醫院(鎮區醫院、社區醫療衛生服務站)的危重病員轉診和業務指導等任務,醫療輻射面東至深圳市寶安區北部,西至廣州市番禺區。年門急診150萬人次,年出院病人3.5萬人次。 東莞市太平人民在“以人為本,技術興院,服務立院,人才固院,文化強院”的戰略思想指導下,高度重視學科建設,形成了一批在市內和周邊地區頗有影響的醫療特色科室,學科建設日臻完善。兒科、心內科、泌尿外科為我院重點專科。呼吸內科、神經內科、消化內科、耳鼻咽喉-頭頸外科、口腔科、婦科、產科、肛腸科、疼痛康復科等專科在市內都具先進的技術優勢。近年來,醫院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的優勢,實現了行政、后勤管理無紙化辦公,全面推行了電子處方和電子病歷。 全院員工努力傳承醫院優秀文化,發揚“團結、奉獻、優質、開拓”的院訓,秉承“救死扶傷、治病救人”的宗旨,堅持“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為患者提供安全、舒適、優質、高效的現代化醫療與保健服務。我院先后獲得“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廣東省抗擊非典嘉獎集體”、“南粵女職工文明崗”、“東莞市文化建設標兵醫院”、“東莞市文明單位”、“東莞市巾幗文明崗”、“東莞市先進集體”、“東莞市青年志愿者行動先進集體”、“東莞市抗擊非典衛生系統先進基層黨組織”、虎門鎮先進基層黨組織、東莞市五四紅旗團(總)支部”等多項榮譽。 百尺竿頭,再進一步。如今,東莞市太平人民醫院正以技術精湛、設備先進、管理一流、服務優質、環境優美的姿態邁向現代化“三甲”醫院的新目標。以博愛的胸懷,關懷著每一位患者,更以堅定的步伐不斷走向成熟、走向發展、走向新的輝煌!
預約掛號
-
深圳市寶安區中心醫院二級
西鄉人民醫院是國家二級甲等醫院、愛嬰醫院、廣東省百家文明醫院、廣東醫學院研究生培訓基地。 西鄉人民醫院位于深圳市的西部、寶安區西鄉廣深公路旁,距南頭關約5公里。醫院設備先進、技術力量雄厚、科室設置齊全、功能完善、交通極為方便。 西鄉人民醫院門診設有院前急救科、急診科、內科、外科、兒科、中醫科、婦產科、皮膚科、微創、體檢、專家診室、名老中醫診室、五官、口腔、美容、康復針炙、檢驗、影像、B超、心電圖、胃鏡、藥劑科等20多個臨床、功能科室;住院部開設病床430張,分設內科、心血管內科、消化內科、兒科、普外科、泌尿外科、神經外科、骨外科、手外科、婦產科、五官科、中醫科。 西鄉人民醫院設備先進,現有荷蘭飛利浦多層螺旋CT、德國西門子數字X光胃腸攝影儀、美國通用四維彩色B超、英國戴美多功能激光治療儀、日本日立全自動7170S系列化分析儀、體外碎石治療機、鈥激光碎石機、電子胃鏡及腸鏡和各型德、英、法進口微創手術設備,可為患者提供快速、準確的診斷和治療手段。 西鄉人民醫院有眾多臨床經驗豐富的知名醫師、專家和教授,能開展難度較大的各種手術和復雜的、無創傷性的檢查診斷和治療技術。開展了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外、腦外、顯微外和醫學美容等手術,普外、腦外、關節、脊柱、耳鼻喉、婦科微創手術,享譽周邊區域。 西鄉人民醫院堅持“以顧客滿意”為服務宗旨,以“關愛生命、用心呵護”為理念,竭誠為各界人士提供優質的健康服務。醫院全年365天接診,門診24小時應診,服務周到,隨到隨診。
預約掛號
-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寶安區人民醫院)三級甲等
深圳市寶安區人民醫院,即深圳市寶安人民醫院(集團)一院,始建于1984年,經過近三十年的發展,已建設成為集醫療、科研、教學、預防、保健、康復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醫院,是南方醫科大學非直屬醫院、廣東省高等醫學院校教學醫院、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中山大學博士后流動站科研基地,也是全省住院醫師和全科醫師規范化培訓基地,承擔了寶安區醫療中心、寶安區急危重癥病人救治中心的職能。2011年通過廣東省衛生廳綜合醫院等級評審,成功晉升為三級甲等醫院。 醫院占地面積6.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14.4萬平方米,開放病床1050張。2013年,醫院門、急診量240萬人次,出院病人近4萬人次,其中C、D型病例達70%;住院手術近2萬例,業務收入近8億元。近年來,醫院大力推進工程建設,不斷改善就醫環境,先后完成近30項建設項目,新門診大樓完成搬遷并投入使用,醫院整體改造(一期)工程作為寶安區政府2012年“十大民心工程”,急診樓、外科樓裝修改造工程已完。按照《寶安區人民醫院整體發展規劃方案》,醫院將在十二五期間新建住院樓、醫技樓和門診樓裙樓,病床數達到1500-2000張。 加強學科建設,醫療水平不斷提升。醫院設有臨床、醫技科室51個,社康中心10個。目前,我院臨床護理、急診醫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急診醫學科為廣東省臨床重點學科和深圳市醫學重點學科;重癥醫學科、臨床護理、急診醫學科、心血管內科、婦產科、普通外科等6個學科為寶安區醫學重點專科,康復科、腫瘤科為寶安區醫學重點專科建設單位。與衛生部肝膽腸外科研究中心進行技術合作,建立了“衛生部肝膽腸外科研究中心深圳分中心”和“衛生部內鏡微創醫學培訓基地”。腫瘤科、骨科、普外科分別被衛生部確定為“全國市縣級醫院常見腫瘤規范化治療試點單位”、“嚴重創傷救治中心”和“內鏡與微創專業技術培訓基地”。醫院先后獲得全國“百佳醫院”、“全國顱內血腫微創治療協作醫院”、“全國顱內血腫微創治療先進單位”等榮譽。每年的醫療服務質量整體評估均保持A級,2010年評估總成績和顧客滿意度獲全市區級醫院第一名,護理滿意度獲全市綜合醫院第一名。 醫院人力資源配置合理。現有職工總數1800多人,其中專業技術人員占85%;現有高級職稱400多人,碩士、博士、博士后200多人,本科以上學歷達60%。醫院現有碩士導師20名,每年培養碩士研究生10名左右,接收各醫學院校本科實習生約200名。 醫院資源雄厚。現有固定資產4.9億元,10萬元以上醫療設備300多臺(套)。醫院擁有2臺CT(其中1臺為64排CT),2臺MRI(其中1臺為3.0),1臺DSA,1臺SPET-CT,1臺LA,多套DR,15間手術間(其中2間為百級手術間),實驗室生化免疫自動化系統,以及多臺不同檔次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內窺鏡、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全自動麻醉機、呼吸機、監護儀等一大批現代化醫療設備。 近年來,醫院大力實施“提質增效、科教興院”戰略,推進信息化發展,加強重點學科建設和人才隊伍建設,優化人才結構,加快推進整體發展規劃的實施。不斷改進內部管理,改善醫療環境,擴大醫院規模,提高醫療技術水平,提升醫療服務質量,確保醫療安全。始終堅持加強行風建設,提升服務品質。倡導以人為本、關心病人的服務理念,把“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宗旨作為醫院思想文化建設的總目標和醫院核心價值觀。積極探索公立醫院改革機制,大力推進 “三好一滿意”、“兩大提升工程”和“兩個轉變”等工作深入開展。 立足新起點,做好新定位,確立新目標,擔負新使命,以“再創業”的精神,向現代化醫院闊步邁進,努力將醫院建成深圳西部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雄厚、環境最優美的大型綜合性三甲醫院,為深圳衛生事業發展和廣大居民健康作出新的貢獻。 主要榮譽—— ★全國百佳醫院 ★國家級青年文明號 ★全國衛生系統先進集體 ★全國衛生文化建設先進單位 ★全國衛生系統行風建設先進單位
預約掛號